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23 · 12 · 16 号刊 第 47 期

诸位,展信好。寒潮肆虐,注意健康。

本期选文《你真的想永生吗?》是一篇 11 年前的旧文,作者提及了当时的一本新书《永生》并就此展开关于人类永生叙事的探索。对于该书作者的不死、复活、灵魂及遗产四类叙事的剖析,作者得出了皆为虚妄的结论,但他仍然承认自己对永生抱有向往。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博客竹白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Stream Your Ideas to the Top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IdeaChat

IdeaChat 是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对话式应用,助力您实现下一个创想。

注册 IdeaChat 将会免费获得 100 点数以供试用。IdeaChat 支持微信或支付宝付款,为国内用户提供了稳定的使用 ChatGPT 的途径,如果你希望长期使用,请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购买服务。

(点击上面的链接订阅或在付款时使用优惠码 SHYRZ 即可享受 8 折优惠,我能从中获得一定比例的返利)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你真的想永生吗?

→ 原文链接: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 Ronald Bailey / Reason / 2012-05-29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可靠的机会获得永生,你的意识(也许还有你的肉体)将永存。那我们进一步说明,这个机会包括永葆青春的健康,以及升级到未来可用的任何认知和物理技术的能力。还有一个约定:你今后再也不能决定死亡。你会选择这个机会吗?形而上学家、前英国外交官斯蒂芬·凯夫认为,接受这样的提议是个坏主意。

凯夫引入入胜的新书 《永生》(Immortality)认为,文明是人类试图长生不老的主要「副作用」。他认为,我们复杂的思维不可避免地认识到自己与所有其他生物一样,终有一天会死去。同时,凯夫断言:「这些思维无法描绘出这种不存在的状态;这的确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死亡既是不可避免的,又是不可能(经验)的。这就是我所说的「死亡悖论(Mortality Paradox)」,解决了这个悖论,不朽的叙事才得以成型,文明也才得以塑造。」

凯夫提出了四类关于永生的叙事,这些叙事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他称之为: ① 不死,② 复活,③ 灵魂,以及 ④ 遗产。凯夫引用了从古至今的历史、心理学和宗教的例证,将这四类永生叙事娓娓道来。 「从本质上讲,文明是生命延续技术的集合:确保食物稳定供应的农业、抵御寒冷的衣物、提供庇护和安全的建筑、用于狩猎和防御的更好的武器、以及对抗伤害和疾病的药物,」他写道。

在「不死」叙事中,凯夫以中国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探索开始,但很快将我们带到了 21 世纪,在那里,超人类主义者的目标是利用现代科学最终实现永葆青春的目标。他指出,在上个世纪,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实际上翻了一番。

为什么不干脆修复衰老造成的损伤,从而战胜肉体死亡呢? 这是超人类主义者的目标,比如理论生物老年学家奥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他设计了工程可忽略衰老策略(SENS)计划。SENS 技术将包括使细胞恢复活力的基因干预、替代老化器官和组织的干细胞移植,以及巡视我们身体以预防感染和杀死新生癌症的纳米机器。归根结底,凯夫不能说这些生命延长技术对个人不起作用,但他认为会产生人口过剩和环境崩溃等问题,最终会颠覆它们。他还引用了一位人口统计学家的计算,假设衰老和疾病被生物医学技术战胜,意外仍会发生在未来的长生不老者身上。「医学永生者」的预期平均寿命为 5775 岁。坦白说,我很乐意接受这个数字。

「复活」是他的下一个永生叙事。当然,最广为流传的复活故事是 2000 年前拿撒勒人耶稣的故事。《新约》明确指出,终有一天,每个人都将再次在他或她真实而经过改良的肉体中复生。肉体复活也是另外两个亚伯拉罕宗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正统信仰。因此,凯夫指出,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正式相信他们的肉体会在未来复活。不过,他补充说,许多基督徒、犹太人和穆斯林实际上都信奉另一种永生的叙事——灵魂。

凯夫指出了复活叙事的三个主要问题:食人问题、转变问题和复制问题。简而言之,如果复活有意义的话,那么它一定意味着某个特定的个体复活了。问题是,当原子被多个人共享时会发生什么:当每个人都复活后,谁可以使用特定的氮和碳原子?我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原子是可以互换的,并且大概上帝可以简单地将任何随机的碳和氮原子放回到其在物理身体中的相同位置。它们不必与你死时所拥有的原子完全相同。

转变的问题更难解决。许多信徒死后会变得苍老、衰弱和痴呆。他们不相信自己会这样复活;他们期望得到更好的、不腐朽的身体。通过这样的改变,复活后的信徒真的会是死去的那个人,还是另一个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复制。上帝不仅可以把信徒重新组装成她死时的样子,还可以把她重新组装成一个 5 岁的小女孩。凯夫认为,这三个问题让人怀疑从坟墓中复活的是否真的是特定的信徒个体。

除了这些古老的复活教条外,现代技术思想家们还提出了另外几个:人体冷冻技术和思维上传。人体冷冻学家旨在通过将尸体冷冻在华氏零下 276 度的液氮中来避免古代的三大复活问题,并希望未来的技术能够使之复活。他们还认为,利用个体独特的模式和历史来复活个体大脑,将是保证特定个体真正复活的方法。

凯夫指出,这种对保存一个人的思维的关注,导致其他现代潜在的计算复活论者主张将思维(编码在个人大脑中的信息)上传到另一个硬件、一个电子化身、一个机器人或另一个在心理上与原始思维完全相同的大脑中。凯夫认为,计算复活实际上并不能实现特定个体的永生,而只是在心理上复制了一个完全相同的个体。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思维可以数字化,那么它们就可以被复制很多次。他解释说:「当你在临终前闭上眼睛时,你不可能指望以硅的形式再次睁开眼睛。」思维上传的结果「都不过是用高科技手段制造出一个伪造的你」。

伪造? 伪造的意思是以欺骗或欺诈为目的进行复制。我怀疑那些决定利用思维上传技术的人是否会受到欺骗或欺诈。即使同一个人的思想被制作成数字复制品,我想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因为他们的特定记忆、欲望和心理的版本越多越好。

凯夫并没有谈到另一种流行的关于计算永生可能发生的说法。随着 21 世纪的发展,我们的身体和思维将越来越多地与各种数字设备结合在一起,例如,我们越来越多的记忆和推理能力可以被储存在硅晶芯片(或后来出现的任何量子计算设备)上,并通过无线电进行访问。最终,构成个人思维的越来越多的信息将迁移到这些数字设备中。当一个人的技术复合体的生物部分最终死亡时,人们可能会感到遗憾,但这一事件不会严重破坏个体自我意识的连续性。

最流行的永生叙事是「灵魂」。现在大多数基督徒都相信,死后依然存在的灵魂会与复活后的身体重聚。因此,灵魂解决了与早期复活叙事相关的许多身份问题。凯夫认为,灵魂叙事通过否认「衰竭的身体才是真正的自我,而将人与似乎无法熄灭的精神生命相提并论」,从而解决了「死亡悖论」。在基督教看来,所有灵魂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如果全知全能的宇宙造物主对你的生命感兴趣,那么政客们又有什么资格无视你的愿望呢?

那么来世呢? 凯夫引用了美国布道家詹姆斯·加洛(James L. Garlow)的话,他说在天堂,「你的每一个愿望都会得到满足,比你梦寐以求的还要丰富」。但是,如果你的愿望是与妻子团聚,而妻子却希望与青梅竹马的恋人共度永生,那又该怎么办呢? 关于灵魂的来世,一种更复杂的以神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天堂是上帝的永恒升华。凯夫指出,没有时间的来世并不是真正的生命。「构成人类生活的一切——体验、学习、成长、交流,甚至唱赞美诗——都需要时间的流逝。没有时间,什么都不会发生;这是一种停滞状态,是思想和行动的停止。」他说道。「灵魂观点的吸引力在于它赋予每个个体生命独特的光环,但它的逻辑结论是永恒的虚无,生命被彻底否定」。

主要的东方宗教印度教和佛教也认同涉及轮回的灵魂叙事。凯夫指出,这两种宗教对灵魂的描述都简化为某种模糊的连续意识。人死后,随着灵魂从一个躯体转移到下一个躯体,你的个人经历、记忆、希望和欲望都会被遗忘。凯夫的断言是正确的:「如果你有灵魂,但它并不带走你的思想、人格或意识,那么你对它在身体死后的存活就应该像对你的脚趾甲的存活一样感兴趣」。

凯夫试图想象一些可能证明人确实拥有非物质灵魂的科学实验。例如,他问,如果灵魂是意识的维持者,为什么当我们的身体失去知觉或被麻醉时,我们的非物质灵魂显然也会失去知觉? 如果你的灵魂是你的本质,那么它一定蕴藏着你的情感、记忆、语言能力和道德规范。然而,神经科学表明,大脑特定区域的损伤会消除构成你个人的所有这些特质。「那些认为灵魂可以在死亡时大脑被完全摧毁后保留这些能力的人必须解释,为什么只有一小部分大脑被摧毁,灵魂就不能保留这些能力,」凯夫质疑道。

最后一类永生叙事是「遗产」。它分为两种:名声和后代。功成名就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提高地位、获得更多金钱、更多权力和更多交配机会。此外,名声意味着你将被后人铭记。凯夫认为,在自我束缚理论中,你的记忆、个性和形象的点点滴滴在你死后继续存在于文化领域。但你还是死了,你的意识和人格并没有分散到书籍、电影或粉丝的脑海中。研究表明,我们大多数人在死后仅 70 年就会被遗忘。你能说出所有曾祖父母的名字吗?

人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孩子延续生命。你的基因会通过你的孩子延续下去,但基因只是根据环境线索制造蛋白质的机器。你只是基因用来复制更多自身的一次性容器。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繁殖能带来满足感,但它并不能保存个体意识。

凯夫总结道:「所有这四种基本的永生叙事都是幻想。没有一种能让我们永生。」但是,即使其中一种永生叙事是真实的或可能的,凯夫认为,一方面,当一个人看尽繁华,最终会变得厌倦而冷漠;另一方面,无限未来的预期意味着对任何事都没有紧迫性,从而导致麻痹。他认为,有意义的生活需要时间的限制。

既然永生的叙事失败了,我们仍然会对死亡和不存在感到恐惧。为了克服恐惧,摆脱「死亡悖论」的魔掌,凯夫主张转向他所谓的「智慧叙事」。他认为自己已经证明,真正永无止境的生命很可能是可怕的。不过,他也承认,这种认识不太可能让人们相信死了是件好事。因此,迈向智慧的下一步就是接受「对真正死亡的恐惧是无稽之谈」这一观点。最后一步是培养美德,削弱我们永生的意愿,从而减少我们的生存焦虑。

认识到对死亡的恐惧是荒谬的典范是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他写道:「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当死亡来临,我们不存在。」凯夫认为伊壁鸠鲁主要主张我们不应该害怕死亡的状态。死亡没有什么,又何必害怕呢?凯夫断言,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永远不会死,因此害怕死亡是无稽之谈」时,智慧就会到来。奇怪的是,我不认为我(和其他许多人)遭受凯夫的死亡悖论的困扰——我可以想象这种不存在。因此,关于死亡,除了死亡本身,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为了进一步消除我们对死亡的恐惧,凯夫建议我们采用同理心、正念和感恩这三种美德。同理心让我们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从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正念鼓励我们享受当下;而感恩则让我们意识到能够活着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幸运。在我看来,培养这些美德本身就很有价值,如果培养这些美德恰好能减少一个人对死亡的恐惧,那将是一个很好的奖励。

尽管复活、灵魂和遗产叙事让人感到欣慰,也曾激励人们建立文明,但凯夫说得没错,这些叙事都是幻觉。现代版的「不死」叙事也是如此,如果对它的解释是,它能带来无限的生命,而不是从根本上延长预期寿命的话。不过,在结尾处,凯夫给那些追求医学永生的超人类主义者提出了永恒厌倦的问题,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最终都会死于意外。当然,如果这些长生者真的感到厌倦,他们也可以简单地停止任何维持生命的治疗。

最后,回到你是否会接受真正的永生——你的意识(也许还有你的肉体)永存——这个问题上来。凯夫显然认为这不好。他列举了许多传说中的例子,其中凡人获得了永生,但后来却后悔了。主要是因为他们变得非常厌倦。然而,据我所知,没有人认真地声称上帝会感到厌倦。

不过,在读凯夫的书之前,我的回答是绝对会接受这样的提议。现在,我想得更多了。既然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永生的利与弊,那么我会欣然接受任何能够大幅延长健康寿命的合法提议。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如果你喜欢 CyberClip 并愿意帮助我更好地运营下去:

  • 转发给朋友或社交网络
  • 参见 Advertise 页面联系我投放广告
  • 爱发电 或微信给我赞赏,欢迎备注称呼、邮箱
  • 点击下面带有👆标记的推广链接,你的每一次有效点击我都能收到一份微薄的赞助
  • 在你有需求的情况下,通过下面带有⚡标记的推广链接注册付费,我将能从你的支付中获得一定比例(有标注)的返利。请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感谢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1. Hal9
    Chat with your enterprise databases using secure generative AI and empower business users in your team to do their own data analyses in seconds.
  2. 👆 Dollar Flight Club
    Dollar Flight Club is offering their Lifetime Membership for $129 (usually $1,690) for the next 24 hours. Lifetime Members get up to 90% off all flights for life! Fly roundtrip to Paris from $320, Hawaii from $197, and more. Get 93% off lifetime or try for free now.
  3. ClickUp
    One tool does it all—ClickUp offers all the features you need in one platform: Tasks, Docs, Whiteboards, Dashboards, Goals… and more! Switch today to explore our 100% customizable features!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

这封邮件是你朋友转发或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的吗?如果你觉得还不错,欢迎 订阅

如果你有意愿在 CyberClip 投放广告,请参见我们的 Advertise 页面并与我取得联系。

CyberClip 是一份臻选互联网上有价值内容的赛博剪报。两周一期,涵盖新奇趣闻、热点议题、前沿科技以及其他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事物。

👏 感谢阅读,欢迎回信,敬颂时祺。

👉 往期内容讨论群组个人博客备份归档

An image to describe post